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澳门新葡萄新京6663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澳门新葡萄新京6663教学科在院系领导的正确带领下,以学院党政工作要点为指导,紧紧围绕“创示范”工作,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健全系级教学质量监督评估体系,抓好专业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深入开展。探索项目化管理,推进教研活动开展;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推进专兼结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就澳门新葡萄新京6663常规教学工作的运行、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运行管理、项目改革工程等工作总结如下。
一、狠抓常规教学,强化过程管理
严格执行《澳门新葡萄新京6663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基础建设和常规教学管理,使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考核等工作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坚持教案检查、听评课、教学信息员、教学例会制等。教学科加强教学督导,将教学督导工作深入到教学环节。与学院督导教师一起,通过听课、检查教案作业、学生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作业批改、教学文件、教学研讨交流等方面的教学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信息,督促教师尽快改进。
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流程和管理机制,使经济管理的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水平和学生的素质培养逐步达到指标要求。做好对教学计划、进度、大纲、备课、听课、实验实训、考核等各项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实行教学工作的透明化管理,及时在教学科例会上公布有关信息,落实有关奖励和处罚。
二、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我系认真贯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增大与企业合作力度,积极服务于社会和地方经济。本学期,在原有合作企业的基础上,新联系了延安丽森酒店作为旅游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双方进行了多次交流,初步达成了2008级旅游专业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意向。
本学期我系07级学生进入顶岗实习期,为了了解学生实习情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从四月中旬起,我系安排教师对07级顶岗实习及其他工学结合的学生,进行了实习检查。主要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论文撰写等工作进行了检查,对学生实习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指导。使学生对实习工作更加重视,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
本学期我系旅游专业48名同学,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了陕西导游见习。他们从延安出发途经西安、咸阳、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对我省的主要旅游景点进行了参观和实习讲解。使同学们对课本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同学们的沟通、表达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本学期我系安排五年制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到宁波奇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工学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在校内实训课程的改革上迈出了新的步伐,本学期开设ERP企业经营实训课程,原来计划按每班每周4课时编排,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觉得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后改为一个班整周上课的办法,教学效果显著。在本课程教学中采用学生对抗比赛的方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显著。我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ERP大赛,由08级学生代表我院首次参加了全国沙盘大赛在陕西赛区的决赛,并取得了陕西省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软件专业学生的实践课采用项目导向,本学期由许小华老师带领学生完成了学院网站建设,并以此项目代表学院参加“青鸟杯”软件编程大赛在初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建设
目前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专职和兼职教师的比例不太合理,特别是缺乏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带头人,本年度计划引进新专业带头以增强整体教学团队的实力。采取送教师参加短期培训,聘请企业教师到校指导等方式,提高我系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本学期先后聘请用友公司两名职业技术人员,为我系08级学生辅导ERP企业经营实训课程。使老师和同学们对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提高了同学们的实战经验。认真实施学院以师带徒的“青蓝工程”,我系指定部分优秀老教师帮助我系四名新教师,在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指导,使新教师很快成长。
专业建设方面,本学期对08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重点考虑实践课程的改革,对些理论偏重,实际应用较少的课程进行了删减,加强了实践课程教学。使人才培养方案更能体现职业教育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四、建设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系的教学改革,加快我系内涵建设步伐。本学期重点完成了学院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上报工作。我系会计电算化专业为我院的老专业,师资队伍强,实验实训条件好,招生规模大,学生就业率高。作为我系的主干专业,现上报我院作为院级重点专业参评。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我系已建设的院级精品课程有《基础会计》、《模拟电路》两门,本次上报了《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院级精品课程立项。2009年我院依托民生八大工程项目建设会计电算化实训中心,现已建成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ERP企业经营沙盘实训室、ERP实训室三个,以“创示范”标准要求还将继续建设财经类综合实训大厅等实训室。我系会计学专业教学团队,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技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职称比例、年龄比例、专兼比例、双师比例合理。本学期上报为院级教学团队参评。
五、学生管理工作
1、落实院系两级管理,完善系部制度
为了使学生管理工作能落在实处、便于操作,我们进一步细化和实施了以下几项制度,周一升国旗仪式及全系学生大会制度;起草完成学生德育操行分办法(初稿);实习班级班主任津贴发放办法;学生考勤表系列用表;毕业生跟踪调查表;组织发展培养系列用表、制度的设计;班级管理计划与总结管理办法;卫生、纪律流动红旗实施办法。
2、大型活动及学生社团建设:
为了体系高职办学特色,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渗透延安精神教育,同时配合学院的各项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我系先后组织开展了:为学院学生会积极推选优秀学生干部;4月23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我为延安种棵树进校园”义务植树活动,我们将此活动主题确定为“责任与奋斗”,该活动被延安电视台“百姓关注”栏目报道;从月初策划到实际动员,于4月29日开展了“澳门新葡萄新京6663首届宿舍创新大赛”活动,学生处公寓管理科同宇科长参与评委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活动的主题突出了“团结、创新、荣誉”;4月21日,倡议学生举行“4.14玉树地震”默哀活动,百余名师生冒雨默哀、校区降半旗,学生社团组织赈灾募捐,先后筹得爱心善款4842.9元并及时交给我市红十字会转送灾区;圆满完成系运动会开幕式的组织及运动会期间的安全检查,整个运动会期间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旅游协会组织80多名会员登宝塔山专业实践教育活动;6月30日我系合唱团在“庆七一”合唱比赛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比赛期间学生精神饱满、纪律井然;我系篮球队在学院“惠森杯”系部篮球赛中勇夺冠军;成功举办化妆舞会及旅游协会每周周末的学生交际舞会;7月2日周末我系组织近500名师生观看了师范与基础教育系举办的《走向未来》文艺晚会。
3、以人为本,积极开展德育工作
我系始终把育人工作放在首位,依托班团组织,实行校内外结合,把开展活动与教育学生融为一体。我们开展了以班团为单位,有计划、有组织、有制度的开展长效的各类各层次德育活动;系部盛邀延安精神研究专家郝凤年教授为师生作报告,效果很好;组织学生参加了学院德育教研室举办的各类专题讲座;将德育工作寓于活动中,通过爱心捐款培养爱心、感恩心,通过植树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理解延安精神奋斗的内涵,通过宿舍创新大赛,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提升文化修养,同时促进宿舍文明建设;通过系列问题活动增强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及部分学生实地学习践行延安精神,赴黄帝陵、洛川等实地考察学习;完成五四表彰先进个人的推荐工作,树立学生学习楷模;协助组织人事处组织完成我院首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完成我系首批预备党员纳新工作。坚持每周一升国旗,演讲、表彰活动;坚持每周一次全系晚点名,召开一次辅导员例会,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常规化;召开本系学生代表中期工作座谈会,调查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调整、加强辅导员值班安排与职责履行;这一系列工作为增强学生思想素质、保障教学秩序、维护校园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配合学院相关部门完成了相关工作
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我们在公寓管理、招生就业、联合办学、社会服务等方面,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比如:调整整合宿舍分配,加强宿舍管理;完成学生资助的各项工作,建立了贫困生库;组织完成06、07、08电子信息专业学生赴浙江实习;核对延大(联办)05级毕业生电子学历信息并进行上报结果;发放05级延大(联办)毕业生登记表、就业协议书;通知毕业班少数未照电子照片学生补照并指导其对网上信息进行核对;完成上报05级延大(联办)毕业生生源地输入上报工作;继续整理毕业生学籍档案;组织09届、10届毕业生参加校园就业招聘会; 发放三年制各班奖学金;核对五年制资助信息;整理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实习信息,并顺利完成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实习检查和我系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举办了会计职称考前培训、从业资格证考前培训、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会计岗位业务短训班、人事局计算机考试培训、电信公司职工岗前培训、延长油矿销售公司会计业务培训,完成创收近十万元。
七、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兼职教师因行政工作误课现象时有发生。以后在安排课程时,尽量减少行政兼课比例,安排工作时尽量避开上课时间。
2、教师专业方向比例与教学所需比例失调。原农校管理类教师较多,但现会计电算化专业老师缺少、工作量偏大,需要协助一部分教师培训会计课程,将他们的课程方向转为会计学相关课程。
3、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力量簿、素质低,亟待加强。
总之,本学期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创示范”工作,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强化实践教学管理,促进专业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深入开展;深入落实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促进学院内涵建设。为我院创建省级示范院校做好准备。
二O一O年七月七日